2005/12/28

聖誕快樂

看了聖誕快樂。個人覺得很好看,很感動。

故事是說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平安夜,德,法 和蘇格蘭三軍,由音樂帶領他們把心打開,表達停戰一夜的意願,放下武器,並由蘇格蘭軍神父主持下,一起參與彌撒。

未看之前想,究竟兩個小時會說什麼,會否很多時間都是在描寫戰事的血腥和麻木,然後才來個感動的平安夜?原來不是,很快便說到平安夜。電影大部分放了在這一夜的情況,描寫得很好。而且,原來故事還有下文。究竟三軍和平共處之後會怎樣?當有了愛之後,還如何作戰?故事都會交代下去。

電影開始時用了一些時間來形容三軍的一些主要人員的個性,令觀眾易於投入。例如蘇格蘭神父,看過之過觀眾便會覺得他是個和藹可親的人。

我覺得很好看的一幕是平安夜三軍如何開始溝通,首先是蘇格蘭的奏樂和唱歌,然後,德軍的男高音士兵又唱起來,跟著雙方更一唱一和,合唱起來。雖然很戲劇性,但很感動。以及之後的彌撒中女高音唱的是最動聽的歌,看著三軍一起祈禱,祈禱之後的一片靜默,無聲的畫面。感動的地方還有神父對教會的失望放下十字架;三軍軍人互相分享和慰問……等事情。

細節也很好看,例如德軍理髮師的鬧鐘的定時響起,成為了三軍的報時器。

很明顯這是反戰的電影,我看到的訊息是,沒有人是喜歡戰爭的。德軍士兵回應皇室的稱讚說︰我不是自願的,我是和其他人一樣,被徵召的。另一樣是,戰爭是要靠仇恨的力量的,在三軍生了感情,有了愛的存在之後,

沒有了士氣,蘇格蘭派來新的神父和軍隊,以聖經中一節來強調仇恨,付予軍隊一個目標。而停戰後開第一槍的,正是一個由始至終因失去親弟而懷恨的軍人。

總的來說,雖然有些劇情有點誇張,難以置信,不知會否和當年的實況離的很遠,但劇情舖排得好,感動的地方不刻意造作,帶出的訊息亦很正面,很值得看。

dieman

2005/12/16

無極

不說不好的,因為太多,劇情太神話,所以要像看 King Kong 一樣,把一切不合理的拋走。只要當是神話故事看,也不錯的。雖然還是有好些手法我接受不來。

好的方面,我想有幾樣:

第一是配樂,是 Klaus Badelt。之前為魔間行者 Constantine 配樂的那位。今次配得好好,好有東方神話味道,而且開始時很配合畫面。(現在中港片都會用外地人作配樂,因為有水準,開始重視配樂,是好事呢。)

然而到了後期,不斷重複的旋律,有點厭。但總的來說都很好了。

第二是演員,張東健和劉燁,我覺得他們是做得最好的兩個,兩個都是奴隸,一個則是不怕死的,一個是怕死的,演得有說服力。

第三是特技,其實真的很好,雖然多數是有點賣弄,但是幾靚,有些有點像日本 TV game 般的感覺。在這個如此天馬行空的故事,亦算用得著。

dieman

2005/12/14

King Kong

一齣三小時長的電影,看之前是應該有心理準備,因為會好累,而且不知電影是否精彩,否的話都幾難捱。不過,今次我沒有覺得時間很慢,亦沒有望錶。

似乎導演沒有為了把電影縮短而將節奏加快,故事背景,如戲中導演 Carl (Jack Black 飾) 拍攝電影的野心,女主角 Ann (Naomi Watts 飾) 的演藝生涯,都交待得很足,有人覺得有點長,我就覺得適中。之後到達荒島的冒險時間佔影片的最大部份,可以說是用特技場面推砌出來。特技是相當好看,可惜我們已經看過太多了,不會有當年看到 Jurassic Park 的讚嘆。不過,有些場面還是令不少女士花容失色。

電影中,我最喜歡 Ann 跟 King Kong "談情" 的部份,雖然 King Kong 不會說話,但眼神跟表情很真實,場面挺感人的。

另外,我覺得 Naomi Watts 的表現很好,而 Jack Black 簡直是不用演一樣,好像他就是 Carl 了 (坦白講是幾衰格的 ;p)。可惜 Adrien Brody 沒有太多發揮的機會,好像有點浪費了這個奧斯卡影帝。

去看這套萬眾期待的電影,我總算沒有失望而回。

puffin

2005/12/13

如果.愛

看之前是有一定期望的︰少有的香港 (中國?) 歌舞片,入圍奧斯卡香港區參賽作品。可能真的是期望越高失望大。

其實故事簡單是可以明白的,始終當中有不少歌舞片段,太複雜的情節會很難交待。可是我覺得這電影在歌舞場面及時空交錯方面都做得不好,看上去有點散,不夠連貫。歌舞場面我覺得只有十字街頭較有看頭,這場歌舞中交待過去的片段亦連接得很好。其他的看後都沒太大印象。

劇情方面,不能令我體會到林見東對孫納的愛有幾深,感覺上是表達得有點吃力。另外是林見東由拋棄孫納到折返回舊居那場戲,轉變來得太突兀,我覺得那種由恨變愛的變化不應由那一張機票引發出來,應該由一個更深刻的回憶去做成。

不過,故事的結局正好回應了一開始所提到,天使來的目的,只是為其他人帶來過去遺忘或遺失了的片段,不是為了要誰跟誰一起。可是,我還是希望孫納跟林見東一起。

puffin

2005/12/12

夢遊夏威夷

<夢遊夏威夷> 是台灣片,主演的有楊祐寧,黃鴻升,張鈞甯。(楊祐寧曾演出的片有 <十七歲的天空>,去年在港上映過。)

這是一部很有趣的電影,說兩位服兵役的好友阿洲和小鬼,出外找尋逃兵的故事。

他們雖然是去找逃兵,但卻是玩樂多。阿洲更因為夢見小學同學陳欣欣死了所以去找她。陳欣欣沒有死,但卻有精神病,阿洲便帶她出去一同找尋逃兵。

他們就這樣歡樂地展開旅程,到海岸邊玩水,像去了渡假。夢遊夏威夷可能就是這個意思。

劇中阿洲對陳欣欣的照顧,逃兵的故事,都令人感動。

整部片的感覺是很輕鬆,縱使陳欣欣有病,縱使最後發生了些事情,但沒有製造煽情哀傷的氣氛。反而,繼續前進,給人一種很積極的態度。

個人很喜歡這種輕鬆小品。

dieman

The Constant Gardener

我很喜歡這套電影,那種反影現實的感覺太真實,看完後心裡還是戚戚然。

故事講述英國外交官 Justin 火速愛上女主角 Tessa。Tessa 追隨 Justin 到肯亞工作,其間 Tessa 搜集證據企圖要脅藥廠及政府停止利用非洲人民試驗藥物。直至 Tessa 被殺 Justin 才知道妻子的工作。為了完成妻子的遺願,Justin 亦冒險繼續她的工作……

這套電影在肯亞拍攝,導演拍了不少當地環境,居民生活的片段,感覺很真實。故事方面,不是十分緊湊,算是較係平淡,但我不覺悶,某些鏡頭更令我感受很深,例如鏡頭由哥爾夫球轉到民居,兩者只有一條火車軌之隔。

似乎,故事的發展,男女主角之間至死不渝的愛情都不是重點,我想,導演想講的是有關非洲貧民的故事。

puffin

2005/12/07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看完這套電影的第一個感覺是︰四集中拍得最好的一集。

其實書是一本比一本厚,看過小說的,都明白到要拍足書裡的內容是沒可能的,所以只希望電影可以側重較精彩的部份。上一套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明顯是將重要的地方都忽略了,而今次電影主要描述那個爭奪 Goblet of Fire 的三個考驗,與及 Harry Potter 跟 Voldemort 的對決,這些正正是書裡最精彩的部份。

除了內容精彩外,特技效果亦很好。那三個考驗的視覺效果令氣氛更緊張刺激。而有關 Yule Ball 的劇情雖然很短很急,但總算叫交代過 Harry,Ron 和 Hermonie 的感情事。

演員方面,我覺得飾演 Dumbledore 的 Michael Gambon 很誇張,完全失去了書中 Dumbledore 的冷靜及智慧。飾演 Hermonie 的 Emma Watson 則太做作,飾演 Ron 的 Rupert Grint 則有點頹。反而飾演 Harry 的 Daniel Radcliffe 做得不錯。當中最令我覺得合意的是飾演 Voldemort 的 Ralph Fiennes,他完全是我想像的 Voldemort。

不過,沒看書的觀眾,我相信還是會有很多疑問,因為很多人物關係背景都沒有在電影中交代。

puffin

2005/12/04

誰都有秘密 (港譯︰一屋誘心人)

這套韓國電影是改編自荷里活電影 About Adam。基本上故事角色,內容及發展,只是結局不同。

雖然兩套電影很相似,但韓版給我的感覺是較為保守,有點婆媽,結局更為了顯得故事沒那麼荒唐而被更改了。

由於美版都不是十分精彩,加上我已看過美版,看韓版時覺得有點悶。唯一給我驚喜的是飾演二家姐的崔智友,我想她的演出算是她自己的一大突破。

puffin

2005/11/20

Proof

看過 trailer 後,我以為劇情是,女主角 Catherine 的天才數學家父親 Robert 在精神病發期間寫下曠世巨著,死後由他的學生 Hal 從他多本雜亂無章的筆記中找出來。而 Catherine 因父親的離開而懷疑自己都是精神病患者。但原來劇情不是那麼簡單的……

導演處理得很好,讓觀眾不停在懷疑 Catherine 是否有精神病,亦令觀眾不知應否相信 Catherine 對筆記的擁有權。一個簡單的故事就靠這些安排而變得相當吸引。

有報章提到,飾演女主角 Catherine 的 Gwyneth Paltrow 有力問鼎下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現在還不知對手是誰,會否得獎言之尚早。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 Gwyneth 做得很好,特別是她的戲份相當重,可以說這套電影只有男配角而沒有男主角,她的演出對電影的成功與否有很大影響。另外,就是若她今次得獎,絕不會像上一次得女主角那樣,令人覺得名不符實。

喜歡劇情片的不要錯過這套電影。

puffin

2005/11/19

Proof 情來.算盡愛

"瘋子怎會知道自己是否瘋子"

數學家 Robert (Anthony Hopkins) 過身,在過身前別人認為他瘋了的幾年,沉思於他的一個偉大作品,是一個數學的證明。這段期間,他的二女 Catherine (桂莉芙 Gwyneth Paltrow) 放棄學業照顧他,並和他一起研究這個證明。

Robert 的學生 Hal (Jake Gyllenhaal),在 Robert 家中回看他的筆記本時,發現了這個證明,若果經過其他學者通過,將會是個創舉。

然而 Catherine 遺傳了 Robert 的天資的同時,亦懷疑和害怕自己是精神有問題,Robert 死後她的記憶斷斷續續,有很多事她不肯定,但她卻記得,那個證明,是出自她本人的。

究竟這個證明,是否真的數學證明,還是一個瘋子的幻想?而其實,這堆證明或幻想又是否出自 Catherine 的呢?瘋子怎會知道自己是否瘋子?她是否瘋的?留待入場觀看。

Proof 是舞台劇改編,一些改編舞台劇的電影如 Angels in America ,Closer 等,結果都令人滿意。而 Proof 亦是,我覺得很好看。劇中有不少情節,一個場景,兩個角色,很多對白。而且當中有的令人會心微笑,說的可能只是一兩件事,但變成了一些很有力,赤裸裸,誇張的對白。

我認為桂莉芙今次演得十分好,她憑 Shakespeare in Love 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近期她被受讚賞的演出有 Sylvia。在 Proof 中,她做出傷心,神經質,疲累的感覺。她是 Catherine 的適當人選。她亦是演 Proof 的舞台劇版女主角。不知道和她在電影中較突出的表現有否幫助。

另一個出色演員,是演 Catherine 姐姐 Claire 的 Hope Davis,她倆的一場對罵劇,印象深刻。反而在不多機會演出的安東尼,相對變得就較平穩和稱職。<明日之後> 的男角 Jake 在今次亦不多發揮,Proof 之前他演出李安的 <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不過還未上映。

在 Proof 中,他們的對話都間中以數字或理論來表達,幾有趣,不過,對於那個證明,其實是數學的什麼問題,是如何證明,都只是輕輕帶過,或者太深,如 Hal 所說,說了也不明白。

整體而言,是套我覺得好看的電影,有如看話劇般的對白,以及桂莉芙的演出。

dieman

2005/11/18

Oliver Twist

我好喜歡 Roman Polanski 的 The Pianist,所以知道這套電影時就決定要看。坦白說,我沒看過這本書,只知道是有關一個叫 Oliver Twist 的孤兒的故事。

電影描述 Oliver Twist 的遭遇,大部份時間都頗平淡,只有最後的一段劇情有較大起伏。坦白說,平淡的部份有些悶,悶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我看到太多醜惡的人,感覺很討厭;其次是電影的顏色很灰暗,看得人有點累。但結局郤令我的感覺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單看這套電影,我覺得重點不在於 Oliver Twist,而是他身邊的人和事︰貧窮,欺壓,官僚,為勢所迫,這些都充斥當時的社會,雖然有雪中送炭的人,但只是少數。我想,Charles Dickens 一定是對當時的社會非常不滿。

若你問我是否一套值得推介的片子,我不敢說。始終,這套電影的氣氛較沉重,像我這個沒有心理準備去看的人,是覺得挺累的。

puffin

2005/11/13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已經不記得當時為什麼沒有看這套電影。

在家看這套電影當然沒在戲院看那麼震撼,不過亦無減我的觀看意欲。電影中提到的所有有關天氣的理論我完全不明白,這反而令我較易投入,因為我不會去想它們的真確性,乾脆相信是真的。劇情方面都算流暢,敘事跟災害交替出現,但亦不會覺得零散,總算連貫。

令我有點意外的,是整套電影完全放棄了大美國主義︰副總統傲慢,輕視氣象專家,鑄成大錯;堂堂大國要向墨西哥求救;作為氣象專家,亦只能向自己的兒子伸出援手,能力有限。不過,在天災下,我們又的確是很渺少的。

看完後,都不其然幻想一下這種情況。我想,若果真的發生,香港應該會在往後的日子在地球上消失了。

puffin

2005/11/11

翩翩喜歡你

自從多了韓國電影在香港上影,反而少了去看,始終有文化差異,不是常遇到適合自己的片子。原本亦沒打算看這套 "翩翩喜歡你",但看過預告片,被飾演女主角的文根英的舞姿吸引,及後聽聞男女主角本來沒有跳舞底子,花了六個月時間學。這些都是令我去看這片子的原因。

故事很簡單,劇情起伏不大,主要是女主角學跳舞,跟男主角發生感情,然後奸角出場,最後……

不過當中加插了輕鬆的笑料,好幾幕現在想起都覺好笑;跳舞部份不錯,女主角雖然跳得不及職業好,但已經是很有水準。整體感覺得幾輕鬆,看得開心。

puffin

2005/10/22

黑社會

杜琪峰的電影,演員有他用開的任達華,林雪,邵美琪,今次演員眾多,有梁家輝,古天樂,林家楝,張家輝,張兆輝,姜大衛,郭峰,譚炳文……等。要處理這麼多人物,效果理想,每人的性格均恰當地表達出來。

《黑社會》的英文名是 election,意思是選舉,電影如英文名,說一個黑幫選新任話事人的故事。後選人有梁家輝演的大D,以及任達華演的阿樂。大D為人沒耐性,行事沒有計劃,有勇無謀,動輒以暴力解決問題。阿樂則沉著冷靜,但心狠心辣。

選舉由一班大佬投票,雖然大D 已經出錢出力,可是結果還是阿樂當選,只要話事人將代代相傳的"棍"交到阿樂手上,阿樂就正式成為新任話事人。

大D 不服,耍手段去迫使投票人改變結果,以及硬搶代表話事人的"棍",而阿樂和一眾大佬的頭馬(古天樂,張家輝,林雪,林家棟) 亦紛紛行動。

當中的過程如何,結果怎樣?就留待入戲院觀看。

我覺得拍得好看。題材已經吸引到我,一個黑幫的選舉,對我來說是新鮮的,雖然以往的香港黑幫片都有說爭地盤的事,但沒有這次般明確地做一個選舉,有人從中去影響票源。像政黨選舉般。劇中警員說黑社會的選舉比香港早了一百年,幾有趣。

如導演在一個訪問說,他是想從側面去看香港黑社會文化。而香港黑社會文化則其實是金錢和權力。在義和利之間,人人都說重義,例如結拜儀式上說的 "兄弟最重要",立的每條誓約,無不是以義氣為主。可是事實上是如何呢?在電影中表達了,這些都是廢話。

當然,當中亦有誓死義字行頭的古惑仔,有一幕,兩位對上頭忠心耿耿的古惑仔相遇,盲目得有趣。有些,你以為他是真正為阿公,到頭來為的是權,一些則相反地,沒有出賣人。
杜琪峰在上次《PTU》說一班警員搵槍,今次就說一班古惑仔搵棍。不過方式比較像文藝片。聽說是沒劇本的。導演跟演員交流過之後,便由他們即興自由發輝。結果出來的效果亦的確很自然。失望的有邵美琪沒什麼發揮的機會。

字幕近末段,有一句是 紀念陳少鵬(?),(我記不得清楚),有人知道是什麼事?

*新京報的訪問︰http://www.epochtimes.com/b5/5/5/16/n923365.htm

dieman

2005/10/17

Flightplan

若果未看過 Trailer 的話,我想看這套電影時的驚喜會更多。因為看過 Trailer 大多會估到女主角女兒並非想像出來,而是真的失蹤了。在女主角暈倒前的劇情,明顯地在引導觀眾,女主角精神錯亂,女兒可能是想像出來,但同一時間又引導觀眾這可能是一眾阿拉伯人的劫機計劃,當然若是這個情況就實在太簡單了。若果什麼都不知而去看的話,可能會估,又是 Sixth Sense 的變種。

電影氣氛頗為緊湊,即使到後來真相明朗化,心裡想像著不太合理的情節,我還是被吸引著,希望知道結局會如何。不過不少人都有相同的感覺,例如,為何沒人看到女孩被帶走?而兇手的安排及預計實在準確得可怕。不過,Jodie Foster,Peter Sarsgaard 跟 Sean Bean 的演出實在很肉緊,令觀眾容易投入,在尾段總算可以牽引著觀眾。

整體覺得不俗,以氣氛來說電影是相當可觀,只是後來的解釋未夠說服力。

puffin

2005/10/15

親切的金子

<<親切的金子>> 是導演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我並未看過之前的<<復仇>>及<<原罪犯>>,原因是接受不了太過暴力及意識大膽的場面及情節。而今次看金子的原因主要是李英愛,我期望她會有出色的表現。先講劇情,故事很簡單,一條主線,就是主角金子坐監後出獄報仇,當中加插了她在獄中幫過的囚犯的故事,她與女兒的相見相處,及後復仇演變成幾對父母的共同復仇。劇情不算緊湊,可能是想給觀眾更多時間了解金子的心路歷程︰金子無知地做了綁架同黨,之後被白先生要脅殺死女兒而承認殺人坐監,在獄中儲心積累計劃復仇並親切地對待所有人, 出獄後向受害人父母贖罪,尋找女兒與她生活,這些到令金子的心情相當複雜。

在金子捉到白先生後,我本以為她會折磨他一番然後乾脆殺了他,但似乎女兒的提問令金子有所猶豫,究竟對白先生的復仇會否啟動了另一個復仇?更出付意料之外的是有幾他受害的小朋友,他們的父母亦被邀請去一同復仇。那幾對父母的表現及復仇的過程是較戲劇化,有點脫離現實,但反而令我嘗試代入他們的角色,思考復仇的意義。

電影中有不少場面令我有深刻印象,片頭的音樂加畫面,很靚很有氣氛;金子祈禱睡著發的那個夢,充份表現了因憎恨扭曲的心;金子遇上受害小孩,當想向他道歉的時候被他阻止,我覺得是講,道歉,報仇都沒用,做錯就是做錯;金子最後做的那個豆腐型的蛋糕, 顯現她那種後悔非常的心情。似乎電影想講的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不要做錯事,復仇都未必能彌補。

李英愛的表現非常好,她的每個表情都充份表現了那種複雜的情感,唯一美中不足是化裝及畫面處理未能令她飾演後生的金子時更有說服力,不過都不算太多場面。而我對這齣戲的感覺是,始終都不對我胃口,那場口交及做愛場面實在令我覺得嘔心,那種被迫的感覺很可怕。

puffin

2005/10/07

Wallace & Gromit: Curse of the Were-Rabbit

到 imdb.com 看電影資料時才發現,上一次在香港上影的 Wallace & Gromit,原來由三個不同時間製作的 short movies 組成,每個大約三十分鐘,我還以為是一口氣製作了三個故事。而今次 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 只有一個故事,片長八十五分鐘。

之前那三個 short movies 實在很精彩,所以或多或少會將今次的電影跟上一次的比較。可能是長篇故事的關係,所以故事節奏不算緊湊,笑位不太多,而且集中在後半部。不過 Wallace & Gromit 還是一樣大懵及可愛。

若果喜歡之前那三個 short movies,又或者喜歡 Wallace & Gromit,我相信都會喜歡這套電影。即使未看過之前的 short movies,照樣可以去看看這套用了五年時間製作,用泥膠公仔做的電影。

puffin

2005/10/01

小企鵝大長征

很好看的紀錄片。"故事" 是說一群皇帝企鵝長途跋涉行到一個地方,交配繁殖,然後對抗大自然地把新生命誕下,保護,養大為可獨立生存為止。

配音員則為當中一對企鵝和其小孩配音。拍出來的效果像是說一對企鵝及牠們的小企鵝 (雖然不知道是否真的由始至終都是牠們),令觀眾更投入,擔心 "主角" 的孩子的命運。

這是關於生命的電影。這電影為我們說,生命得來不易,經過很多難關,小企鵝才能出生,及成長。然後,牠們又再像祖先一樣,把生命延續。其中有些情節很感動。
我覺得很有意義,值得看。

另外,配樂配得好好。當中幾首歌的詞像企鵝的自白,用到的音樂有冷冰冰效果,但有感情。企鵝們開始的長征以及功成身退首尾兩幕,是同一旋律,給人愉快和懷有希望的感覺的音樂。

dieman

2005/09/15

我愛奇諾奧

沒有去了解是一齣怎麼的戲,只憑著看到海報的感覺而決定去看。有時會有意外驚喜,有時亦會中伏的 ( ̄▽ ̄#)

劇情很簡單,枝節很多,整體感覺很散亂,找不到主題,說愛情又沒愛情,說友情又不深刻,說親情又太簡單,總之就是唔湯唔水。

可能這套戲的目標觀眾是小朋友,所以內容中加插了不少打機的內容,但又不真實,而且內容很怪異,不能投入。

總算努力地捱過了個多小時,雖然我沒有睡著,但真的幾悶。

puffin

2005/09/05

喇叭書院

知道是 "五個撲水的少年" 導演矢口靖史拍的,覺得會是輕鬆攪笑的電影,所以看過 trailer 後就決定去看。

故事講述一班學生在偶然的機會下引發了組爵士樂隊的決心,內容可以說是很簡單,但情節輕鬆得來帶些笑料,當中更有一個令我一笑難忘的。劇情發展是意料中事,不過有那些笑料,加少少誇張的拍攝手法,再加少少溫馨場面,已增加了電影的娛樂性。

若跟 "五個撲水的少年" 比較,我較喜歡 "喇叭書院",一來我較喜歡這套電影中的笑料,二來音樂的感染力比韻律泳大,因此更易投入,加上那些輕快的音樂及她們的演奏,整體感覺是較好的。

演員方面,我都不太認識,只知道竹中直人,但跟 "五個撲水的少年" 一樣,他的戲份不多,角色很似。

看罷心情輕鬆愉快,值得推介。

puffin

2005/08/29

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 太空漫遊" 這個名稱可以說一點也不陌生,雖然只聽聞是一套經典之作,但大概會想像是有關太空的科幻片。一直以來都想看,但還是等到 vcd 只售 $20 大元才買來看。(我不否認我吝嗇 XD)

看完後我並不能即時表達自己的感想,因為電影給與觀眾思考的空間很大,一時間並不能好好整理自己的想法。及後看過在 bbs 的精華區及網上的資料才能 "得個明白"。我覺得電影大概可以分成四個主要部份︰一。大猩猩之進化;二。月球的發現;三。電腦 HAL;四。生命循環。第一部份是最直接最易明白,大猩猩因接觸了那不明黑色物體而進化成會運用工具,會吃肉的生命;第二部份開始有點謎團,就是那個不明黑色物體在月球上,並向木星發出磁場(?);第三部份是向木星進發的神秘任務,但重點是那人工智能的電腦 HAL;第四部份就是太空人 David 抵達木星後感受到生命的循環。

其實,單單看完電影,感覺是有點恍惚,因為電影差不多有八十分鐘的時間是沒有對白,只有畫面或配上背景音樂,並不易明白各個部份的重點,更不易明白四個部份之間的關係。我在某些網站看過一些文章,說導演 Stanley Kubrick 曾表示,若觀眾一看便能明白所有,那就表示這套電影失敗了。而很多人對那不明黑色物體有不同的理解,有些認為它是高科技生物留下來指示人類進步,亦有人覺得它代表生命,宇宙,自然,是一個象徵意義,我自己是較為偏向這個想法,而我亦覺得這個黑色物體跟漫畫 "火之鳥" 的那隻鳳凰有點相似,它在不同空間不同時代出現,代表無窮無盡,生生不息的生命。

電影吸引人之處不單是它想表達的訊息,還有那未來的世界,在一九六八年能拍出這個效果,實在令人驚嘆導演的功力,那個以白色為主的太空艙,太空站等等,都很有未來的感覺。還有配樂,我相信每當聽到片頭的音樂都會令人想起這套電影。不過,從 imdb.com 得知,原本故事中的目的地不是木星而是土星,但礙於當時未能做到滿意的土星光環,所以就將土星改為木星。(其他有趣資料︰http://www.imdb.com/title/tt0062622/trivia )

雖然是遲了點,但總好過錯過這套電影。(題外話,在睡意正濃的午飯後看實在是非常不智 XD)

puffin

2005/08/20

千杯不醉

啤酒女郎小敏,外號千杯不醉,因為她對酒精沒有反應。遇上失戀法國菜靚仔廚師米高,發展一段愛情。

我覺得套戲前半部幾好看的。尤其吳彥祖講法文,配樂又用了歐洲風味的音樂。感覺很新鮮,而且主角配角的出場都安排得好。

不過後半部變得悶,沒什麼高潮可言。另外 米高和小敏的愛是否深呢?不知道。

千杯不醉這個名堂,亦沒有發揮多少,原本以為叫作千杯不醉,題材會主要是酒。以酒和不醉的女子來說一個有趣的故事,然而結果不如期望般和主幹有很大關係。

不過電影亦有些意思,如小敏因為不會醉,所以不了解醉的境界是如何。她心目中應該有個結,認為男人在喝醉了才會把愛說出口。而米高亦是這樣。

楊千華主演的喜劇,我一路都覺得有保証。保証有得笑。今次都是,不過原來方中信更好笑。

總的來說,笑料有,前半部好看,中段多支節,之後有點悶氣。

dieman

2005/08/15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這齣電影是改編作家 Roald Dahl 的同名小說,而這個故事亦於 1971 年被拍成電影。小說跟 1971 年版的電影我都沒看過,亦不太清楚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只知道今次導演是 Tim Burton,主角是 Johnny Depp,這個夢幻組合已給了我相當的信心。

電影一開始是一排排朱古力的生產過程,全機械化,不經人手,再配以 Danny Elfman 的音樂,絕對是視覺跟聽覺的享受,精神亦為之一振。跟著就是五個 Golden Ticket 得主的產生過程。各小朋友的背景,以簡單趣怪的手法交待,最令我深刻是 Bucket 家的那一間歪倒的小屋,我想沒有其他東西更能表達他們的貧窮 (當然還有那椰菜湯)。參觀當日,Willy Wonka 的出場已經是十分 "騎呢"︰歌仔很好聽,公仔被燒很好笑,真是趣怪非常。參觀過程中,那四個問題兒童逐一被 out,每次都由小矮人載歌載舞交待其罪狀,雖然那個變紫及拉長了的小童的遭遇有點可怕,但不得不認同他們真的有點抵死。最後當然是童話式的完結,但導演還是要給觀眾一個攪笑抵死的畫面︰小矮人旁白。看到這裡,不少觀眾都笑出來。

其實電影是給大人細路看的,所以當中的說給小朋友的道理是很清楚很易明白。而給大人的訊息亦很直接,不必多講。但有些東東是很值得知道的︰電影大部份場境都是實境拍攝,即使是朱古力瀑布都是實物。而松鼠開果實亦是真的,松鼠是經過訓練,最令我驚訝的是,飾演小矮人的演員要重覆動作過百次,然後再用電腦特技合成為一個畫面 (如歌舞片段)。
演員方面,我覺得各小朋友都做得出各自的性格,很自然,而飾演 Charlie 的 Freddie Highmore 是 Johnny Depp 推薦的,因為他們在拍攝 Finding Neverland 時,Johnny Depp 已經十分滿意這小演員的演出。我就覺得今次這小演員做得較好。至於其他演員,大多數都是 Tim Burton 慣用的演員,可以說是很有默契。

看完的感覺十分好,很開心,很溫馨,但不失 Tim Burton 的怪異,絕對滿足到我的期望。

puffin

2005/08/06

七劍

有點失望。

節奏很怪,應明快不明快,而一些要用多點時間製造氣氛或感動的場面卻反而來得快去得快。

有點找來做,本來七劍一早便可消滅那班人,卻走頭等人攻擊。

還以為那班人只是出來一陣,會有更強的敵人,怎知……

之前期望太高了。

不過中間有幕幾喜歡,就是放馬那段。

dieman

2005/07/28

The Island

這套電影吸引我的第一個原因是 Evan McGregor,其次是複製人這個主題。

故事講述主角 Lincoln Six Echo 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生活,跟其他人一樣,每天等待著被抽中去世上唯一沒有被污染的 The Island。但 Lincoln 對 The Island 抱有懷疑,及後他發現 The Island 並不存在,因而跟其好友 Jordan Two Delta 展開逃亡之旅。

就故事發展而言,可以說是有些反駁位,但並不嚴重。而有關複製人的內容,我覺得沒有盡情發揮,浪費了這個有趣的主題。另外,逃亡的場面多但鏡頭太花太亂,不緊張刺激,其他場面處理得有點怪,尤其是慢鏡,有點做作。

整體而言,我覺得有點失望,因為文戲武戲都不太有睇頭。

puffin

2005/07/24

七劍 - 川井憲次

1. 七劍下山 00:31
2. 屠殺樂章 03:07
3. 血濺小溪 02:41
4. 長白山來客 03:44
5. 天火現世/天山靜音 06:15
6. 公審興圍城 04:08
7. 滿目蒼夷 04:43
8. 世上美好事 03:49
9. 相會黑靈殿 04:47
10.望鄉/霧鎖對峙 02:09
11.放馬 03:10
12.死前帶信 01:38
13.地獄火海 00:56
14.劍如山,氣如虹 07:07
15.青干難斷,情綠易了 07:35
16.人間有正氣 06:45
17.七劍戰歌 06:05

在旺角逛,看見除克的電影《七劍》的電影配樂的CD有售。第一時間就是看看由誰負責配樂。一看,是川井憲次,川井憲次喎!港片喎!當然要買。好大也是他的小小粉絲。

他的音樂,最拿手是氣氛、重低音的運用和壓迫力的製造。今次的港產武俠片,少了東洋的味道,初聽時,發現不了他以往音樂的影子。

不過慢慢地,亦感到他獨特的味道。尤其是緊張的音樂過後出現的平靜,出現悲涼和感人的旋律,如清泉一樣,在混亂過後滲出,我幻想看見在風沙中大戰過後的荒地,出現有情的畫面。不知道到時真實是配上什麼樣的劇情?

第一次聽川井憲次的音樂,是看 攻殼機動隊 ,一聽就很喜歡,然後便找尋他其他的作品。

相聚一刻 ,吸血姬美夕 ,人魚之森 ,機動警察 ,Wolf Guy ,亂馬1/2 等。

不過,近數年的都沒有買,如 Ring (午夜兇鈴),Avalon 等。

我最愛他的 吸血姬美夕 ,十分有節拍和動感,亦很動聽,其次是 攻殼機動隊 。

dieman

2005/07/18

Madagascar

我看的是英語版。

抱著輕鬆的心情看,時不時會有些笑位,雖然不是拍案叫絕,但都令我開懷大笑,更好的是,身邊的觀眾有著同一個反應。

其實故事很簡單,斑馬想到野外一趟,本來是沒可能的,但卻亂打亂撞去了一個叫 Madagascar 的地方,之後的故事發展就不詳述了。四個動物主角不搶鏡,反而是企鵝攪笑。

本片的笑位主要是靠音樂加畫面,或者是一些經典電影的橋段,剛巧我看過那些電影,所以覺得好好笑。

puffin

2005/07/01

Land of Plenty (迷失天使城)

Land of Plenty (迷失天使城) 是說一個美國九一一受襲之後在洛杉磯發生的故事。

故事透過前美軍 Paul 和他的外甥女 Lana 的重逢,在一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後發生的故事,諷刺美國表面的強大,但內裡卻隱藏著恐慌,貧窮和對有色或中東人士的偏見。

Paul 和他的舊戰友無時無刻都在戒備的狀態,神經質地懷疑一些有可疑的人為恐怖分子或會做不當的行為。他的外甥女 Lana 剛從巴勒斯坦回美國洛杉磯,做義務工作,為露宿者派食物。認識一巴勒斯坦青年。

有天那青年被槍殺了,Paul 懷疑他和恐怖分子有關展開追查,而 Lana 亦參與其中。究竟真相是怎樣呢?

影片透過 Paul 的行為嘲諷誇張地恐慌的可笑。又透過在巴勒斯坦生活過數年的 Lana 說出善良和互信的可貴。

演 Paul 的 John Diehl 演得好好。

導演 Wim Wenders 說美國在沉倫,此片擺明是在諷刺和給國人警覺。天使城洛杉磯還是個飢餓的城市,不論是什麼階層和人種都是需要給人關心支援。

不知道美國人是否真的變的泠漠,"何時開始我們成為朋友了?" 領取食物的人回應 Lana 的問好。不知道巴勒斯人又是否很親切善良,像那巴勒斯坦青年的哥哥。但導演就是帶出一些他認為惡化的情況︰恐慌,冷漠,偏見。

較為深刻的是 Paul 在盤問巴勒斯坦青年的哥哥的一幕。

看完後,都會有反思,想想香港雖然不是美國,是否都差不多。

dieman

2005/06/30

War of the Worlds

還未開始講我的看後感,要講講看前的期望。首先,Steven Spielberg 可說是個名牌,令我對這套戲有一定信心 (期望)。反而對 Tom Cruise 有一點抗拒,因為一路以來都覺得他被靚仔所限制 (我沒看過 Vanilla Sky)。而對於主題,是有一定的好奇,因為想知道地球的結局 (是否滅亡呢),又或者外星侵略是如何被解決 (不會像 Mars Attacks 吧)。但,期望越高就有可能失望越大,所以不抱太大期望去看。

影片一開始以旁白告訴大家外星人一早在監視地球,就好像人類觀察微生物。跟著鏡頭就轉到 Tom Cruise,描寫他跟兒子女兒的關係。然後就是外星人降落地球,侵略地球,攻擊人類,危機解決,最後旁白總結一下,故事便完了。外星人的攻擊可說是全片最可觀的場面,尤其是影片的開段,真的很震撼,我看得很緊張。可是,攻擊場面是不能 永遠地震撼,所以人物關系的發展也有一定重要性。就湯告老爸跟他的兒子女兒的關系而言,開段的描寫沒有什麼感染力,關系變化也很平淡。而結局可以說有點簡單,我可沒想到外星人就這樣被解決,真的有點失望,而且那士兵求求其其去驗證外星人的屍體,感覺很兒戲。

說到底,我是覺得有點失望,主要是外星人滅亡得太簡單,或者說,以人類的角度出發,總是不能想像到外星人是高科技生物,但侵略得那麼草率。

演員方面,Tom Cruise,做兒子的 Justin Chatwin,做女兒的 Dakota Fanning 都演得普普通通,始終是發揮機會不多,反而是 Tim Robbins 的角色最突出,由要作戰到底變成歇斯底里地驚慌,演得很好很有說服力。

puffin

2005/06/29

War of the Worlds (強戰世界)

我認為有兩個主題,一是逃亡,二是自然。

這是個關於逃亡的故事。

電影大部分時間都是拍人類如何逃亡的。在根本沒可能反敗為勝的情況下,人類只有逃走。我覺得這些都拍得好出色,令人看得熱血沸騰,好緊張。而且看著一個個或一班班人在送死,我自己很有同類被殘害的感覺,毛骨悚然。

當中亦少不了關於人性的描寫,例如幾十人爭一部車子而去打人殺人,場片漸漸變的瘋狂,那份失去理性的恐怖氣氛拍得出來。

這是個關於自然的故事。

小女孩 Rachel 的手被小木刺刺到後,說不用刻意拔出來,因為身體在適當的時機,便會自然排掉它。從開頭的這裡,開始說了一個自然的道理,就是外來的東西是會自然地給趕走的。

所以,看到最後,究竟外星生物何以失敗,卻原來,是因為他們敵不過自然,地球是不適合他們的,或者是自然排走了他們。

這樣子的結局,是很反高潮的。究竟能不能令大眾信服,就算信服,會否很突兀呢?實在不敢說,相信不少人會大罵或嘲笑。我個人就覺得不錯的,雖然,是可以交代得清楚些,
例如那個類似根的東西,為何會有,用來做什麼……等等。

而且,若這裡的環境根本是不歡迎他們,那他們又在幾百萬年前埋下那些東西幹什麼呢?不是自討苦吃?

War of the Worlds 是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很多年前亦有過同名的音樂劇,不知道會否有多些描寫。

剔除一些不明白的東西,我認為這是很好看的科幻片。

而且,分別演父,子和女的 Tom Cruise,Justin Chatwin 和 Dakota Fanning 都很出色。Dakota Fanning 演技是意料之內,揮耍自如。Tom Cruise 和 Justin Chatwin 的對手戲很好看,他勸兒子不要上戰場那一幕很感人深刻。

這是我喜歡的電影,有科幻元素,有劇情和演技,而且緊張刺激。娛樂性高。我已很滿意。

dieman

2005/06/28

Dear Frankie (爸爸愛的回信)

這是一套關於愛的電影。關於一段母子的愛。

故事是說一個逃離丈夫帶著兒子生活的女人,她欺騙兒子關於丈夫的事,多年來扮演兒子爸爸和兒子書信來往。終有一天,迫不得已,要安排父子相聚。便找個陌生人演一天戲。

Emily Mortimer 演一個一方面很保護兒子,一方面很愛惜他,很堅強,但卻不相信別人的媽媽。Jack McElhone 演聾啞,卻從容自在,不當聾是一回事,很渴望和父親見面的兒子。

演員不論大小主配都演得很好,令人信服。

踏實,平舖直舒,卻是十分精彩動人。很簡單和感動的電影。個人認為很值得看。

有幾幕很深刻:

在 Damien Rice 的歌襯底的一幕,父子在玩片石子;分離時兒子和父親問答,看得人很難過;最後,母親知道原來兒子其實是知道那個父親只是陌生人。母子的愛盡在不言中。

dieman

2005/06/26

Batman Begins

我並不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忠實影迷,對它們甚至沒有什麼印象,所以沒打算看 Batman Begins,但上影後的普遍評價都很好,所以走去看了。

電影整體的感覺是沒有 Tim Burton 拍的那麼陰沈,蝙蝠俠的個性亦正面多了,少了那種神秘,亦正亦邪的感覺。這個隨了跟故事的發展有關,還跟選角有關,這次飾演 Bruce Wayne 的 Christian Bale 比 Michael Keaton 較忠直,少了一份邪氣。

故事是由 Bruce Wayne 幼時的遭遇開始,然後如何刻服心中的恐懼,再成為蝙蝠俠,第一次成功拯救 Gotham City,最後留下奸角 Joker 的伏線。很直接,不太複雜,觀眾應該能理解他內心的掙扎。但我覺得飾演兒時 Bruce Wayne 的小演員未能感染我,令我體會其痛苦,傷心,反而主角 Christian Bale 做得不錯。

不得不提的是,我最喜歡那段 Bruce 籌備 Batman 的資源,感覺很有趣,令觀眾明白 Batman 跟 Spiderman 不同,不是給蝙蝠咬了一口變成有特異功能,他都只是一個凡人,利用科技幫助自己,感覺更有血有肉。

這套電影除了劇情不俗外,強大的演員陣容實在吸引,有 Gary Oldman,Morgan Freeman,Michael Caine 及 Liam Neeson,全都是我喜歡的演員,真的非常抵睇。

puffin

2005/06/17

Batman Begins (蝙蝠俠 - 俠影之謎)

蝙蝠俠回來了。由 Batman Returns 到 Batman & Robin,這系列一集比一集遜色。現在 Batman Begins 可算是回來了。看後感是滿意的。

Batman Begins 說的是關於主角 Bruce Wayne 成長的故事。

Bruce 是富豪的兒子,小時候目睹雙親被殺,心中的憤怒令他成為把 Gotham City 這個罪惡城的罪犯懲治的英雄。

在不少 Batman 的出身介紹,都把他說成他是因為心中的憤怒和仇恨而成為 Batman。電影 Batman Begins 為這個熟悉背景說多一點。甚至看完之後,發覺其實是推翻了這個俠影之謎的真相。

Bruce 在未到忍者集團修行時的確是心存仇恨,可是當他發覺他不能像集團般完全沒有憐憫之心,更發覺集團的目的,便決心不成為他們的一分子,更踏上和他們對抗的路。這都是因為他反而繼承了父母的愛心。他漸漸地意識到他是和父母的同一類人,所以要拯救 Gotham City,而這亦是他父母的心願,只是他用的是另一個方法。

Batman Begins 中的 Batman 是有血有肉的。在 Batman & Robin 或之前的特技和服裝表演的失敗以後,Batman Begins 沒有了花巧,而多了人味。包括了管家阿福 Alfred,警察 Jim Gordon 和提供科學技術支持的 Fox 這些角色的功能。

陣容其實吸引,選角好配合,而且甚有來頭,Michael Caine (Alfred),Gary Oldman (Jim Gordon) 和 Morgan Freeman (Fox)。

Batman 的標誌還未給人鮮明的印象,加上往往是埋身肉搏,蝙蝠型飛標出場又少得可憐,以及未成型的蝙蝠車,亦算配合 Batman 初出茅廬的情況。

dieman

2005/06/09

A Touch of Spice (情尋色香味)

看了 A Touch of Spice,我覺得這電影幾好看。裡面有些事情都幾令我回味和沉思。例如主角凡尼的爺爺教他認識調味料,然後又以飯菜的調味來說人生。"有時,調味下的不對,令人產生多點話題"

想不到,調味料和食物的配合,就如人生的調味料。

主角凡尼小時候受爺爺教導,認識味道,然後他煮得一手好菜。他們是希獵人,後來因政治的問題被逐出國家。"有些東西你看不見,但你還感覺得到,就像調味料。" 爺爺在和他離別時說。凡尼以後都沒有再見他,但他們的感情仍然存在著。很多年之後,他成為天文學家,和廚師一樣,熱心一些不存在但感得到的東西。"你看得到的星星,其實大部分都不存在了",而味道也是一樣。

雖然有點牽強,但也很有趣。

有一幕很深刻的是凡尼爸爸說他被問到,若果他轉為回教徒他們便可以留下。他很傷心,因為他曾經用了五秒來想,然後才說不。

有令人細味的劇情和對白。我覺得這也是一部很有味道的電影。

dieman

2005/06/05

Sin City (罪惡城)

Sin City,又是一部看完令我想更加知多點原著的電影。這是改編自漫畫的電影。表達手法也是很有漫畫的感覺。

很暴力,血腥,殘忍。Sin City,罪惡的城,沒有公理,有的是各大勢力的互相不明文的制衡。沒有勢力保護的人,只有被殘害的分兒,或是自強,以暴制暴。

被主教 Roark 利用宗教控制的 Sin City 裡,正義的警察 Hartigan (Bruce Willis) 因為不肯就犯,為救一小女孩,得罪權貴;愛上妓女的 Marv,為報愛人被殺的仇,開始殘殺的追尋之路;Dwight (Clive Owen),為教訓一幫無賴,捲入兩幫大勢力的戰爭。

三個故事,人物各有少少關連。各人都為了自己的正義,在罪惡城中唯有用暴力去討公道。

我覺得這是部很有趣,拍得很漫畫又有型的電影,雖然有點殘暴 (縱使用了黑白畫面,血變了不同顏色,但有些畫面意識還更殘酷),但我覺得很好看,很喜歡。

dieman

2005/05/29

Star Wars︰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

我本身不是星戰迷,四五六亦未看過,沒有什麼期望,只是想一口氣看完整個星戰系列。

在看 Star Wars III 前,一口氣煲了 Star Wars I II,好讓自己不會看得一頭霧水。跟前兩集相比,我覺得今集娛樂性最豐富,有太空戰爭,有 Anakin 入魔過程,愛人決裂,師徒決裂,滅殺 Jedi 等。

我覺得沒有什麼悶場,最後 Obi Wan 跟 Anakin 的打鬥更是令我非常緊張,而且 Obi Wan 跟 Anakin 說的話令我有點眼濕濕。而滅殺 Jedi 亦令我覺得很慘,感覺就好像所有好人都死了。

可惜是,我從第二集開始就不喜歡 Hayden Christensen,總是覺得他很串,而且沒有忠的感覺,無時無刻都覺得他是奸的,配不起 Padme。

如果要說美中不足,我覺得是 Anakin 入魔過程好像有點急,Padme 又死得有點怪。

puffin

2005/04/14

藉著雨點說愛你

本片的預告片很清楚告訴大家這套電影的故事︰一個離世了的媽媽,在臨終前告訴丈夫及兒子,自己將會在一年後的雨季回來見他們。我沒有刻意推想媽媽能夠回來的原因,只是直覺覺得這電影很溫馨感人。

故事一開始是兒子收到十八歲生日蛋糕,如果看過預告片,便會知道是什麼的一回事,亦會肯定,媽媽真的曾經回來,然後離去了。鏡頭一轉就回到十二年前,爸爸跟兒子遇上雨季回來的媽媽,但她失憶了。相處的日子讓他們重新愛過。六星期的雨季很快過去了,媽媽在離開前,看到自己寫下的日記,終於明白自己是怎樣回來。她叮囑兒子一番,跟丈夫情深道別後便走了。看到這裡,我想不少觀眾跟我都有同一個感覺,就是影片應差不多到尾聲,但之後,爸爸看到媽媽留下來的日記,終於知道多年來太太為自己所做的事,而影片前面部份所留下的疑團亦一一解開。最後,這本日記成為了兒子十八歲的生日禮物。

這電影感覺很舒服,畫面靚,即使雨季這個悶悶的季節都變得令人期待及喜歡。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媽媽於雨季離開前告訴兒子,別人說媽媽是因他而死是錯的,媽媽就是為了迎接兒子而生他。我看到的時候還以為媽媽是安慰兒子,沒想到這是真的。電影特別之處,就是它有點像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你永遠不知道那個回到未來的起點;又,它有點像電影我的野蠻女友,電影後半部解開了很多很多謎團,令你既感動又覺溫馨。

puffin

2005/03/29

精武家庭

看後感覺馮德倫這部 <精武家庭> 比 <大佬愛美麗> 好。

精武家庭成員有三,個個識功夫。黃秋生演阿爸,馮德倫演阿哥 Nicky,鍾欣桐演阿妹 Natalie。

這是武打喜劇,我覺得很好看,劇情的舖排得宜,笑料多而不過火不重覆生厭。武打也很好看。尤其 Natalie 打的很柔很好看,Nicky 和一名外國小孩耍的棍,黃秋生的雙節棍。(不知是否親身耍的)

感情線父親和子女的拍得很好,而愛情的則很弱,我想因為主要是說這個精武家庭的感情由不算太好因突發事件變得團結互相愛護,所以愛情只是提一提。

這個家庭的成員設定很活潑親切。聽說 Nicky 一角原本由吳彥祖演但因腳傷關係而改了。看後我覺得馮德倫是比吳彥祖較適合的。吳彥祖口音不地道,要演一個和阿爸阿妹一起生活多年又常和阿妹鬥氣的阿哥,很難令人信服。角色背景和性格可能要改寫和現在不一樣了。

拍攝方面我覺得有些地方鏡頭幾百度轉呀轉轉得太久了點。配樂有水準,很配合電影。

總的來說,我覺得是值得一看的港片。

dieman

2005/03/24

The Sea Inside

這套電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沉重,可能跟自己對自殺的看法有關。

電影一開始,開門見山的告訴大家,主角 Ramon 因為全身癱瘓而爭取法庭批准其合法自殺。故事一路發展,出現了很多人物,當中有 Ramon 的親人,朋友,甚至素未某面的人。每個人的身份立場都不同,可以說是全面地探討 Ramon 自殺的合理與否,但電影並沒有為這一點下定論。

Ramon 很痛苦,他不願回憶從前,以死亡作為人生目標,第一次跟律司 Julia 見面時他就形容,雖然自己的手跟律司的手只有三尺距離,但在他而言這個距離是無限遠;他不害怕死忙,甚至可以說很期待,當 Julia 說會 "幫" 他的時候,他那高興的眼神說明一切;他那求死的欲念好像是 "天生" 的,當 Julia "失約" 時,他竭斯底里地叫,"為什麼我想死?",好像是,他求死的心是不能控制的。

雖然 Ramon 求死的心大家是明白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父親覺得最痛苦不是看著兒子死,而是他要自殺;大哥不允許,他付出青春,事業,就為了照顧這弟弟,弟弟是不可以死的;嫂子照顧無微不至,甚至視他如親子,雖然捨不得,但是都尊重他的決定;姪兒每天跟他相處,好像對這件事沒有太多的想法;協助他的 Gene,支持他,認為他有自由去決定自己的生命;免費替他打官司的 Julia,可以說是身同感受,但最後她還是失約了;素未謀面的 Rosa,愛上他,想說服他放棄自殺,但竟然是她幫了他一把。這些人的角色與想法,都引起我的思考。

最後 Ramon 跟 Julia 有著不一樣的結局,至於是錯是對,是好是壞,都只留給觀眾自己去思考去感受。

puffin

2005/03/12

Being Julia (情迷祖莉亞)

故事是說很有實力很受歡迎的話劇演員 Julia 其實已經覺得一切很無聊。突然出現一位年紀比她輕一半的男孩 TOM,並快速地戀愛。

愛情令 Julia 如沐春風,變得有神采,演劇更出色。然而這段戀情很快便變質。

我覺得這電影最好看的就是 Julia,演員是 Annette Bening。整部戲可以說是她由頭帶到落尾,其他人都給比了下去。

而的確套戲就是說她的。Being Julia 這片名較貼近內容,Julia 到是否真我,還是在演一個自己?可能我們都會有過這種情況,人生如戲,在演一個自己的角色。

有樣很有趣的就是片中會有個像她幻想出來的老人家 (老師?),在教她演。不管是在戲院台上,還是在現實中。現實中 Julia 也是在演戲,同一番說話她可以向兩位男性說,是真是假可能連她自己也不知,因為她已經是不自覺地把現實當作舞台。

結尾部分是很精彩的。

dieman

2005/03/06

情流心海 The sea inside

十分好看的電影。

主角不能動彈達二十八年,現在求死,希望他人協助。不論你支持與否,這電影就是說一個人堅定地尋死的故事。

主角以笑來哭,不用出力而強力地震撼人心,人們無法身同感受那種痛苦,但就知道那是一種旁觀者不能感受的極大的痛苦。

主角配角都好好看,他們的對話有激動,有輕描淡寫,但都很有力量,令人回想和深思。其中一場戲,一位同樣是身體癱瘓沒感覺的神職人員勸主角生存下去,和主角辯論,印象深刻。

這是我看完感受很深的一部戲。

dieman

2005/02/26

The Aviator

只為看 奧斯卡最佳電影提名,不是 Leonardo 影迷,甚至認為他做戲麻麻 (沒有看過 Gangs of New York,Catch Me if You Can)。

電影一開始用了一個極短的片段,企圖交代 Howard Hughes 的潔癖何來,然後就進入他的影藝事業,航空事業。影藝事業方面,篇幅較短,主要是向觀眾交代他的為人︰要求極盡完美,要二十六部攝影機,少兩部都不可;飛機看上來飛得不夠快,要有雲襯托,重拍;但同一時間,決定要的東西,一秒都不能等;為人風流,但同時導演刻意交代 Howard Hughes 有點專一。

交代了 Howard Hughes 的性格,就開始他的航空事業,這一部份,內容有點重覆,來來去去都是他對飛機的熱愛,創意與要求。好像沒有重心。到後來那場官司,好像是到了高潮,但又有點沉悶,後來更因為 Hercules 的起飛而完了。電影尾聲,重播了影片開始那段片段,但就多了 Howard Hughes 的那句 '我要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電影的完結,可以說是有點突然。

可能是 Howard Hughes 的生平太過傳奇,要用兩三個小時的電影去描述,實在太短。即使 Martin Scorsese 功力再好,都只能夠交代零碎的片段,亦不能給觀眾一氣呵成的感覺,首尾片段的呼應亦不能製造 '完整' 較果。

演員方面,我覺得 Leonardo 演出不俗,做得到有幹勁,有野心,有病的感覺。至少,不會有以前那種 '演回自己' 的感覺。至於奧斯卡,我覺得這套演影還未能得最佳電影,而最佳導演機會亦不大,反而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配角都頗有機會。

puffin

2005/02/22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剛知道香港會播放這套電影時已經想看,純粹因為感覺,但正式於香港公映時又有不少觀眾覺得悶,但最後我還是決定跟隨自己的直覺。

電影節奏屬中慢板,沒有突然的高潮,但有幾個明顯的起伏;我本身屬超眼淺型,但沒有其他人所講,喊足全場那麼嚴重。不過有好幾段戲令我好感動。

令我感動的場景︰重伯伯看到至愛的遺骨;男主角跟阿龍通電時,說沒有看到阿紀的最後一面;少年阿朔拿出結婚証;最後男主角聽錄音帶的一幕。

故事算流暢,至少我很投入,但看完還是會理性地想,為什麼最後的錄音帶弄濕了還可以聽?不過,沒所謂,因為我覺得看這齣戲最重要係看時的感覺,如果太過求真,就會失去味道。

大阿朔跟少年阿朔選角很好,真係有好多分相似,而且兩個都做得不錯,尤其男主角兩次痛哭都令我覺得很痛苦。另外,重伯伯這個角色很突出。

puffin

2005/02/12

Constantine

全為了看 Keanu Reeves……

故事很簡單,講述擁有特殊能力的主角 Constantine 可以驅趕本屬於地獄的魔鬼回到他們的世界,他巧遇上撒旦之子要得到的女人 Angela,然後展開一場人魔之戰 (其實說得有點誇張……)

劇情尚算緊湊,氣氛未算陰森,故事線條清晰,不會看得一頭霧水;沒有深層大道現,但有不少有趣的小節。

戲中我最喜歡 Gabriel 的造型,一個女性面孔男性身材的天使,絕對顯示到 '天使是中性' 這點 (雖然有不少觀眾認為 Gabriel 是 '女性')。另外,片中 '吸煙危害健康' 的訊息非常明顯,有如一套戒煙電影。

慶幸看到網上留言,堅持到最後一分鐘,看到片末的片段,好開心!

puffin

2005/02/04

The Incredibles (英語版)

喜歡看動畫,所以不會錯這套電影。

故事講述 Mr. Incredibles 在十五年前因為某些意外,令政府要求所有擁有特殊能力的人做回普通人,禁止他們出來 "攪事"。直至今日,Mr. Incredibles 因為某些原因又一次拯救地球了。

故事簡單直接,笑彈不少,顏色鮮艷,人物以外的物件跟實物幾乎一樣,但,以前 Monsters Inc. 有毛毛身上的毛,Finding Nemo 有魚身的 texture,暫時沒留意到 Incredibles 裡面 CG 上有什麼突破。

電影好看,但我還是覺得 Finding Nemo 好看些,加上我不太喜歡 Disney 畫的人,總覺樣貎跟身型都是怪怪的。不過,這套非常適合一家大細看。

puffin

2005/02/03

Finding Neverland

為了看 Johnny Depp。

故事講述童話故事小飛俠作者創作這個故事的經歷。

劇作家 James 偶然遇到 Sylvia 跟她的四個兒子,跟他們相處過程啟發 James 創作小飛俠舞台劇,四個小孩當中以 Peter 的性情最奇怪,亦引起 James 注意。後來更以 Peter 作舞台劇主角的名字。

電影並沒大起大落的情節,亦沒有爆笑橋段及激烈的情節,每一條線都輕描淡寫,氣氛平淡,看時感覺很舒服。我會用一幅用木顏色筆素描的風景畫來形容這套電影。

但,我覺得要特別集中注意力以投入戲中。另外,若對小飛俠故事有清楚認識,我相信會對套戲更有感覺。

戲裡的主要演員都做得很好,尤其是飾演 Peter 的小演員。而 Johnny Depp,老實講,看不慣他正正經經呢。

puffin

2005/02/02

"Angels in America" and "Closer"

"Angels in America" 和 "Closer",同樣是 Mike Nichols 導演,由舞台劇改編為電影。

同樣地,看完之後有一種失落的感覺。思索愛情到底是怎樣。

"Closer" 中的男女迫使對方赤祼地說出真相,殘忍地報復。冠冕堂皇地說愛你同時又背叛你。

"Angels in America",Louis 知道男友 Prior 有愛滋病,離開他同時又說愛他。Joe 發覺祈禱或怎樣也不能改變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實,但又不捨得和妻子 Harper 分開。反倒是 Harper 要面對,她要的是真相,但 Joe 卻逃避。Joe 愛上 Louis 離家出走然後 Louis 不愛他,又回家請求 Harper 別走,說就只有她愛他。

Harper 是真的愛他的,所以受的傷一定深。她最後給他一記耳光。"Is it hurt?" 他點頭 "ok。remember this。" 然後離開。

他們就是這樣一面地愛但同時地傷害對方。"Closer" 是差不多整套戲都是這樣。欺騙,背叛,求真相,猜疑,不相信。一見鍾情的戀情,經不起一見鍾情的考驗,到頭來仿佛不太認識對方,如陌路人。

而 "Angels in America" 則除了糾纏的戀愛關係,還有八十年代美國的宗教,種族,權力,愛滋病和政治等話題,在眾主角的對話和角力中表達出來。還有 Prior 和天使亦真亦假的相遇,Prior 最後選擇生存下去,向天使說 "And if he comes back, take him to court. He walked out on us, he aughta pay."。He 是上帝。在那個年代的美國,加上世紀絕症愛滋病藥物 AZT 仍然是有權力才得到,那是一個上帝離開了的地方。

兩部電影的一眾角色,究竟還有沒有主配之分?他們的演出和劇情都是一樣精彩。

這兩部是我今年一月份感受很深刻的電影,演員均是十分出色。我較愛 "Angels in America"。

dieman

2005/01/18

Phantom of the Opera

很多年前看了歌劇 Phantom of the Opera,當年的劇情等等都忘得一乾二淨,是次看電影版反而喚醒了當時的記憶。

開場那幕由殘舊歌劇院走進往日美輪美奐的歌劇院,吊燈升起加上音樂襯托,真的很醒神,而且感覺很 excited。(記得當年一入場時,看到吊燈在禮當的正中間,覺得好奇怪,原來一開場吊燈會升上去的)

之後 Christine 跟 Phantom 去他的居所那段的前一半很好,即行走廊的那段,但坐小船的那段就頗差,因為我覺得好像樂園裡的主題公園,有時會有東西升起,有時又會噴水,我怎至會想,會否突然有鬼怪走出來嚇人。(看歌劇時這一段的畫面我都不太記得清楚,只記得坐小船時地上有很多煙,很有 feel,感覺比電影版好得多)。

吊燈跌下不夠剌激,因為吊燈不是從頂直墜到地面。

到最後 Phantom 同 Christine 那段戲頗感動,雖然我對戲裡 Phantom 的身世講法不太接受。

論歌聲,Christine 一開腔我覺得有點奇怪,覺得不太好聽,Phantom 唱 Phantom of the Opera 時我就更覺失望,沒有氣勢,還好後來聽慣了二人的歌聲。

整體而言都算喜歡這電影,因為歌很好聽,故事不算很拖拉,而且今次對 Phantom 同 Christine 之間的感情有較深刻的體會。

puf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