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8

花樣奇緣

"花樣奇緣", 一個美麗的戲名, 但我卻看到一個悲傷的故事.

故事由女主角松子的死開始, 她的外甥因收拾松子的房子, 慢慢地知道更多關於這個素未謀面的姑姐的往事.

松子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悲慘遭遇, 皆因她對愛的執著, 對愛的渴求. 雖然我未能認同和體會她的決擇, 但她的人生絕非如她大哥所講, 沒有意義. 她一生追求愛, 追求家的感覺, 可能是她錯過了, 又可能是她沒捉緊機會, 但無論如何, 每一段感情裡她都義無反顧地付出和充滿憧憬, 別人得到她的愛和關顧, 她的一生又怎會是沒有意義呢? 只是現實的我, 希望松子能為自己付出更多, 打算一下, 不希望她落得如此下場.

電影裡有很多童話夢幻的畫面和輕鬆動聽的音樂襯托著, 當中還偶然出現一些笑料, 但沒有觸動我的笑穴, 畢竟我太投入傷感的部份.

究竟這個是童話包裝的悲劇故事, 還是悲劇包裝的童話故事, 我自已也分不清楚,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會.

(註: 電影改編自小說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puffin

2006/09/27

2006-09-28,29 香港上映

2006-09-28

- 花樣奇緣 (Memories of Matsuko), IIB, 131 mins, 日語和英語
  導演 : 中島哲也
  演員 : 中谷美紀, 瑛太, 伊勢谷友介, 香川照之
  http://www.panorama.com.hk/kiraware/

- My Super Ex-girlfriend (超女.強勢回歸), IIA, 97 mins, 英語
  導演 : Ivan Reitman
  演員 : Luke Wilson, Uma Thurman
  http://www.mysuperex.com/

- 詭絲 (SILK), IIB, 109 mins, 日語, 國語及英語
  導演 : 蘇照彬
  演員 : 江口洋介, 張震, 林嘉欣, 徐熙媛, 陳柏霖
  http://www.silkthemovie.com/

- Gloomy Sunday (布達佩斯之戀), IIB, 114 mins, 德語
  導演 : Rolf Schubel
  演員 : Erika Marozsan, Joachim Krol, Ben Becker
  http://www.viipillars.com/gloomysunday/index.htm

- The Best of Youth (Part 1) 燦爛人生 (上半部), IIA, 180 mins, 意大利語
  導演 : Marco Tullio Giordana
  演員 : Adriana Asti, Luigi Lo Cascio, Alessio Boni
  http://www.viipillars.com/thebestofyouth/index.htm

2006-09-29

- 寶貝計劃 (Rob B Hood), IIA, 127 mins, 粵語
  導演 : 陳木勝
  演員 : 成龍, 古天樂, 許冠文, 蔡卓妍
  http://rob-b-hood.jce.com.hk/

2006/09/26

韓流怪嚇 The Host

故事說因數年前的實驗室把大量有毒化學物質流入韓國漢江,數年後的今天,出現了變種怪物四出食人,有的給生擒了去牠的藏身之所作日後食用。主角是朴氏一家,因女兒被怪物捉走,朴父相信女兒還在生,決心連同弟妹去救女兒。

看《韓流怪嚇》,要有心理準備,這電影並不是怪獸片,想看韓國人如何大戰怪獸,可能會覺得好兒戲。

其實,這電影主要說的是朴家的重聚,合力尋親的過程。那隻怪物,不是重點,牠其實是用來表達這電影想說的東西的一個道具。而在這怪物和之後發生的事情上面,都可以看見一些隱喻。我覺得相當有趣。

電影中的怪物,不斷出來殺戮,但你會發現,韓國政府和軍隊是沒有對付牠的。反而,把一些受害者當身懷末世病毒的生物看待,要把他們隔離或研究。全個韓國,甚至世界,對這不明病毒十分害怕,陷入一片恐慌。

對一種不知是否存在的病毒,竟然是達致瘋狂地害怕的狀態,更快速地製造了「黃色毒藥」來應付。反而對實實在在的怪物,卻視而不見,對主角朴先生,是不信任,亦不會提供什麼實際協助。

怪物比喻的,是現代世界中實在存在的問題,而病毒比喻了那些不存在的東西。這電影除了透過朴家的遭遇,諷刺韓國一些社會問題之外,亦透過怪物,諷刺現在的世界,對實際的問題不去理會,反而埋頭於一些無聊,甚至是不存在的虛無的東西。

「黃色毒藥」,對付的竟然是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但肯定的,卻是對人體有害。那散發「黃色毒藥」的機器,外形是黃色的一個倒吊的籃子。九成就是漢江怪物出場時倒吊在橋身的樣子。那危害自己的怪物﹝黃色毒藥﹞,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演朴先生的是宋康昊,數年前《生死諜變》中演警員,今次《韓流怪嚇》中的他十分不同,是個頹廢懶散的人。他因要救女兒而改變,但間中仍因自己的愚蠢而製造不少笑話。電影中的笑位,都是突然殺出來令人始料不及那種。

總的來說,我認為《韓流怪嚇》透過一隻怪物來帶出一些訊息,同時又是說一個家庭的轉變,有笑有淚,又很有意思的電影。

dieman

2006/09/25

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在晴朗的一天收檔

說的是《PHC 草原良伴》這個現場直播了數十年的節目,因為劇院要改建為其他用途,被逼結束。然而,在這最後一夜,無論在劇院內欣賞節目的觀眾,還是在家收聽收音機的聽眾,都不知道這是最後一夜。

《A Prairie Home Companion》沒有什麼高低起伏的劇情,只是很平常地講述一眾主持和表演人員,由節目未開始,到全個節目結束後,他們如何面對。

有的在開始前不斷和同事傾計,說的都是沒傷大雅的事,但就樂此不疲,被工作人員再三催促也不出場。有的一如以往,有的想和愛人在此共渡一夜。

最搶眼的,當然是Meryl Streep 和 Lily Tomlin演的Johnson姊妹花,想不到她們唱得不錯。Meryl Streep 像個小女孩般臨場質問G.K.(Garrison Keillor) 十分惹笑。

這電影好些令人會心一笑的地方,都是主持及表演人員的臨場執生。尤其G.K.在說一個萬能膠的廣告時助手臨場慌亂,找不到稿件,他的即時發揮和不慌不亂,說個萬能膠都可以說成分幾兩分鐘,十分專業,由Garrison Keillor來演自己,臨時執生,很有說服力。

最後一場,他們都豁出去了,平時不會輕率地做的都做了。這反而看得有點哀愁。

電影有兩位角色,Kevin Kline演的守門員和Virginia Madsen演的神秘女子,穿插在台前台後的同時,交代台後發生的事情。

看這電影,有一種淡淡然的離別愁緒,同時又有溫情所在。

dieman

2006/09/20

2006-09-21 香港上映

- 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在晴朗的一天收檔), IIA, 106 mins, 英語
  導演 : Robert Altman
  演員 : Kevin Kline, Meryl Streep, Lily Tomlin
  http://www.aprairiehomecompanionmovie.com/

- Dead Or Alive (生死格鬥), IIB, 87 mins, 英語
  導演 : 元奎
  演員 : Eric Roberts, Jaime Pressly, Sarah Carter
  http://www.uip.co.uk/deadoralive/

- 相思光年 (Love Phobia), IIA, 118 mins, 韓語
  導演 : 姜志恩
  演員 : 曹承佑,姜蕙姃
  http://www.goldenharvest.com/lovephobia/
  http://www.domabam2006.com/

2006/09/19

The Devil Wears Prada

這是一部看完之後讓人開心的電影。

改編同名小說,小說作者 Lauren Weisberger 曾在《Vogue》雜誌做事,其編輯 Anna Wintour 亦是惡名昭彰,所以不免被人認為故事是在影射 Wintour。不過,電影版中的惡魔上司 Miranda Priestly,除了最後戴上大墨鏡之外,究竟有那兒似 Wintour 就不得而知。事實上,演 Miranda 的 Meryl Streep 亦表明不要扮那個人,她要演的是 Miranda Priestly。

雖然名字叫《The Devil Wears Prada》,但故事主角其實是由 Anne Hathaway演的 Andy Sachs,一個初出茅廬,一心想在寫作事業大展雄圖,從沒想過自己和時裝事業有關的新人。因為 Miranda 的脾性,反而請了她做第二助手,改變了她的際遇。

主線是 Andy 由最初不屑這個職位及行業,到漸漸投入,到忘了自己以往理想,為了工作,放棄了家人和朋友。最後更接觸到商業上人們的鬥爭和手段的醜惡。

其實這種故事算是老掉牙。我覺得這電影好看在其他方面。

角色立體有人味。Miranda 這角色最好看,Meryl Streep 亦是演得好好。最令我難忘她一句 That's all。平淡沒感情沒回頭路的冷語。Miranda 是否惡魔呢? 她對人無情,會用手段,出賣別人。然而,在她身上,有另一個她。她說她在 Andy 身上看到自己,Andy 是一個聰明的人,而且亦會努力向上爬。到結尾時,就看得到 Miranda 在 Andy 看到的自己,是一個她想做的另一個自己。Miranda 的一笑,她欣賞 Andy 選了一條她自己不選擇的路。Miranda 本身,也是對家庭有夢想,但她已沒法回頭。

選角很好。Meryl Streep 演得好。Andy這角色由 Anne Hathaway 演也是很適合,她做到 Andy 這個由一開始的天真小女子到之後掙扎,到最後的成熟,到做回自己的自信。

除了兩位主要角色,和 Andy 一起共事,Miranda 的第一助手 Emily,由 Emily Blunt 飾演,入型入格,一個很有人味的角色,令故事生息不少,沒有她和 Andy的對手戲,電影會遜色了。另外一位 Stanley Tucci 飾演的設計師 Nigel 亦然,出場不多,但卻是很活的角色。

其實這不是時裝電影,當中的時裝雜誌出版社和角色穿著的名牌設計配搭,雖然耀眼,但不是重點。有曾執導電視劇《Sex and the City》的 David Frankel 和服裝設計 Patricia Reid,為這電影配上一個時裝表演的外殼的同時,編導仍顧及故事人物和故事的內涵。

看著 Andy 尋回自己,雖現實中我們未能如此,但仍是看得開心的,給人一種釋懷的感覺。

dieman

2006/09/17

Click

一向喜歡 Adam Sandler 主演的電影, 但只在戲院看他的電影一次 (50 First Dates), 還是免費的, 其他都是在電視上看到. 他的電影一向輕鬆幽默, 沒太多負擔, 上次的 Anger Management 我是有興趣看的, 但好像沒在香港上影還是我沒時間看, 總之就是錯過了. 今次的 Click, 決定一定要看.

電影開段和中段仍舊保持那種輕鬆幽默的風格, 直到尾段卻給我驚喜: 那一段害我哭了, 是很傷心那種, 以往看他的電影都沒試過. 慶幸那個悲劇結局並不是電影的完結, 因為我是喜歡 happy ending 的人.

今次電影有一個很淺白的訊息: Family Always Comes First, 這個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 但在這個人人為口奔馳的世界裡, 不知有多少人能做到. 另外一個訊息是, 一些你不喜歡的事, 其實都不應錯過, 而且若不停的 fast forward, 最後就會變成習慣, 變成 auto forward, 到最後錯過了的事比想像中還多. 老土的說, 沒有不愉快的事, 又怎能凸顯開心的事.

不得不提, 戲中飾演主角的兒女的兩位小朋友很討好, 他們的演出是不帶演技, 活像主角的兒女, 既天真又可愛, 讓人更歡喜這套電影.

簡單講, 值得推介!

puffin

2006/09/16

夜宴

馮小剛的《夜宴》,可以說是得個十分優美華麗的空殼。內涵完全欠奉。

製作是十分出色的,尤其是看到,把差不多最強的幕後陣容都搬出來了。葉錦添美術指導,譚盾配樂,鋼琴也請了朗朗來奏,連蒙古歌唱家騰格爾都被請了做唱者,這個幕後陣容,在章子怡演的婉后背著觀眾行走在紅色通路上時從字幕介紹出來的時候,令我充滿期待。

介紹太子沉迷唱戲的一段,先聲奪人,十分優美。電影開始得那麼好看,期待仍然持續。然而,之後的,劇情空洞無聊,悶戲連場,此時期望降到結尾收得好看,可惜每況愈下,尾段失控,個人認為很爛。

主要人物有葛優飾演的厲帝,章子怡飾演的婉后,吳彥祖飾演的太子,周迅飾演的青女。婉后對厲帝的感情由憎恨到真的被感動到,太子和婉后中間似乎有段往事,青女則愛太子得十分徹底。然而,都沒有一點感動。

就算葛優好演技,最後的突然舉動都令人無所適從,若果說他是因為真的愛美人過於江山,因愛得深傷得深而瘋了,還較有說服力。

婉后年輕但已沒有少女情懷,毒辣又深謀遠慮,最後似瘋不瘋,章子怡演得讓人滿意。

喜歡看馮小剛之前的《天下無賊》。到今次《夜宴》,是變得那麼不同。外表的東西,如千軍萬馬的場面,服飾道具,極有心思和水準,看婉后的不同的衣服,像《the Devil wears Prada 》中女角的服飾般多變,羽林軍的造形,和太子唱戲的藝人的造形,獨特好看。偏偏劇本欠佳,又一部外內不能同時兼得的大製作,很可惜。

dieman

2006/09/15

Offside (越位女球迷)

伊朗導演 Jafar Panahi 的《Offside》, 故事說一班女球迷為入場觀看伊朗對巴林世界杯入圍賽, 不惜冒險犯禁. 原來當地不許女性入場觀看足球, 違者會被扣留至賽事完結, 然後送去風化組.

這是一部很好看的喜劇, 手法輕鬆, 看得開心. 當中帶出的男女不平等話題並不會變得沉重, 不以悲哀或仇恨的力量來作出控訴, 反而是積極正面又理直氣壯的態度. 電影主要不是要探討男女不平等問題, 而是描述一班不同的女球迷對足球和國家的熱情, 禁忌亦阻止不了.

從電影中令人認識外地的情況. 別以為連入場觀看也不能的話, 女性地位一定低到不得了. 相反, 影片中的一眾女生, 都不必穿傳統衣服, 她們都有受教育的機會, 去看電影等其他的活動, 都和男生一樣有同樣機會, 就只是不可入球場. 為什麼? 原來是因為球場的男生太粗鄙, 充滿粗話, 不想女生看到或聽到這些無禮的東西.

在場監視的軍人, 會阻止人向她們動粗, 因為他認為男人不應該打女人. 因為球場沒有男廁, 帶其中一位女生去解決的一位軍人, 要把廁所的男生統統趕出來, 並叮囑她不要看廁所牆壁上的文字, 因為太過污穢, 引來連番笑話.

故事中描寫的男性, 認為女性是那麼神聖不可犯. 這些, 便造成了女性不可入球場的荒謬. 然而, 在這個思想複雜的世界, 《Offside》 當中的男女角, 則顯示出一種單純.

女生們惺惺相惜, 為國家隊打氣, 一起歡呼和嘆息. 連在旁監視的軍人也被感染. 《Offside》 就是這樣簡單地說她們如何一般勁兒地去做想做的事的喜劇.

dieman

2006/09/13

The Lake House

《The Lake House》改編有好有不好.

好方面補足了韓版不豐富的劇情, 例如男主角和父親的交代多了.

而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戀愛關係更清楚, 韓版中全智賢的角色不到最尾也仍然是記掛著前度男友, 而《The Lake House》則在很早期女主角Kate便覺得自己在戀愛.

改得不好的方面, 其實是改得較接近西方文化, 令很多韓版的含蓄手法, 全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最明顯是郵箱收發信的時候, 是會有明顯 "動作" 給人知道的.

我看《The Lake House》時還未看《觸不到的戀人》, 沒有先入為主的情況下看, 我覺得仍拍得出當中的情感, 到最後仍會投入地為主角擔心. 之後補看《觸不到的戀人》,發覺調子是完全不同, 較淡淡然, 不會什麼都交代得清楚.

dieman

2006/09/04

黑白道

邱禮濤導演的黑白道, 不是一般的黑道對白道加臥底的電影, 而是很寫實, 而又很有心拍的電影.

故事是說警員海仔完成數年的臥底任務後重返警隊之後的事. 他一方面仍然負上代表正義的警方身份, 一方面亦要面對他一路以來在黑道的朋友. 當他和同伴阿龍照常去執行職務, 例如去搜查有可疑人物, 去掃場, 遇上以前的朋友, 但身份對換了, 心理受到的壓力之大, 甚至後來連警方都不相信自己, 以致海仔做出瘋狂的行為.

海仔妄想昔日好友可以原諒他的出賣行為, 這有點脫離現實, 然而寫實的是, 人始終是人, 他有人性, 不能把數年的情義拋開. 張家輝演的海仔是演得好的, 一路以來都不喜歡看他, 今次改觀了, 他做得出海仔的性格, 失去自己身份的迷亂狀態.

黑白道的角色, 不像以往的黑幫電影. 一路以來香港這類電影都有個問題, 黑社會又好, 狗咬狗又好, 警員角色, 黑道中人角色都不用有角色名字的, 只要演員名字便行的了, 林雪是林雪, 黃秋生是黃秋生. 但黑白道中, 海仔是海仔, 阿龍是阿龍.

我認為這是近期值得看的港片, 把香港另一群邊緣人的故事拍出來.

di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