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1

Coco Chanel & Igor Stravinsky (香奈兒的情人)

看《香奈兒的情人》,難以不和《少女香奈兒》比較。先入為主,論格調、想像、演員、故事,已經認為《香奈兒的情人》會更好看。然而這些,都是在看之前的虛幻,那些什麼電影節參節作品的蒙蔽。

看後感:失望。失望還失望,開頭的一場藝術表演,獨立來看,頗精彩。不過精彩的,到此為止。

故事是說 Coco 已成名,遇上俄國作曲家 Igor Stravinsky,初到法國表演《春之祭》。《春之祭》對當時來說是前衛的舞台藝術,法國人不接受,Stravinsky 敗興而歸。可是,Coco 何不是個創新的人?可能是惺惺相惜,對 Stravinsky 有好印象。一次世界大戰完結,Coco 資助 Stravinsky 繼續他的創作,期間和這位有婦之夫發生不倫之戀。

有這麼一個可發揮的故事,意想不到,人物竟然被拍得如此平面。看完後,看到的 Coco 只是一個幾有型的女人,有型冷艷到,和 Stravinsky 的情也沒有表現出來。Stravinsky,看得人更辛苦,完全不知他想如何,一個沒有性格的角色,什麼也不是。

能夠成為一時佳話,成為一個電影的主題,這段不倫之戀,應該是對 Coco 和對 Stravinsky,都刻骨銘心的,但我沒有感受,不覺得他們有什麼感情,對他們也沒有感覺,比同是說外遇的法語片《查泰萊夫人》,當中表達情感和情慾層次遞增,本片完全欠缺。

另外更重要的是,這段情對二人的藝術或創作事業,理應是很有關係的。先說 Stravinsky,時代背景是俄國經歷過十月革命,這位俄國人離鄉到法國過著潦倒生活,大時代下的失意音樂人,在這電影的 Stravinsky,拍不出這感覺。然後,他和 Coco 的情或慾,對他的新作品靈感創作的關係,也拍不出來。

到 Coco,她的香水 Chanel No. 5,也是在這時間「創造」出來,但和 Stravinsky 的這段情和慾有什麼關係,拍不出來。我的感覺是,這電影把二人的事情,就這樣擺放出來,就這樣子就算了,我好像在看一個名人事績列表般。

演員方面,我喜歡演 Stravinsky 的妻子的演出,反而兩位主角,只有軀殼沒有靈魂。雖然這電影的 Coco Chanel 外表像真人,而且很有型,但就真的只有型,一具會走動的模型。

個人認為《香奈兒的情人》有兩失敗地方,一是兩位名人的情感,二是這段情對他們的創作和事業的影響,都沒有好好描寫。對我來說,是一部看完後沒有什麼感覺的電影。

diema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