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2

The Reader(讀愛)

改編自 1995 年同名德國小說的《The Reader》,說的是發生在二戰後的故事。十五歲的 Michael 認識三十多歲的 Hanna,二人熱戀,但一天 Hanna 消失了,八年後 Michael 旁聽當時一個二戰罪行的審訊,發現 Hanna 竟是其中一位罪犯。

有關二戰的故事、有關納粹罪行的故事,多不勝數。但這電影,這故事,卻是少有的另一層探討。世人,以及戰後德國的一代,那些沒參與當時罪行的人,可以義正詞嚴地指責參與者,尤如一個旁觀者,高高在上的為受害人討公道,自己可以站在正義的一旁,而這角色,亦是 Michael 那一代擔當的角色。

但正如和 Michael 一起聽審的另一學生說;這算是什麼?集中營不只一個,事發時,我們可是知道它們的存在的。這種審判算是什麼意思?這一代,以及當年沒參加的人,正如 Hanna 反問,若換了是你,你會怎樣?這些人,和 Hanna 眼白白看著人們被困燒死,又有什麼分別?
Michael 這角色很矛盾,他對 Hanna 的愛和恨,同時湧出來,更甚是,有個所謂道德在外把他捆綁著,他的心情是多麼複雜,而演員 David Kross 演時只剛十八歲,能把這種角色演出來,很不簡單。

說起演員,Kate Winslet 演 Hanna,有點認同 Ben Ben 所說,若一定要我選,我是較欣賞她在《Revolutionary Road》中的演出的,純粹個人喜好,只因為那最後一幕的作出決定的那種絕望。而《The Reader》的 Hanna 則較多層次給她發揮。Kate Winslet 眼神表達的,又是另一種絕望。她,在差不多同期飾演兩種角色,但卻都是這麼出色。

和 puffin 一樣,被 Hanna 和 Michael 的愛觸動,亦是看得很痛。

Hanna 是個那麼簡單的人,簡單得,對一種遺憾和盼望的執著和羞恥,看得重要過其他東西,什麼罪名,她也沒有所謂了。一個可以說什麼都沒有的人,遇到她的所愛,找到一個為她擴闊眼界、接觸世界的人。和 Michael 一起單車遊,可能是她一生最快樂的日子了。但這個人,在之後,一次又一次地放棄她,可憐的 Hanna。

關於二戰罪行的電影很多了,但多數都代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我們可以批判犯罪者,但少有這種另一角度。而亦如這故事所問,我們學到什麼呢?有過這些歷史,但之後還是有類似事情,如赤柬、如盧旺達種族清洗,旁人大可審判犯罪者,而自己就不在其中,但其他大國,還不是種種原因,眼白白看著這些事情發生?

演員演得好,故事有深意。除了當中主角的愛恨感人深刻,也有反思。

diema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