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3

歌聲魅影:25周年現場版

是的,嚴格來說這和電影的關係很弱,不過在戲院播放的效果,在這一個科技水平去到相當好的地步,不比看電影遜色,更有另一番特別味道。今次這部相信是 Andrew Lloyd Webber 眾多音樂劇之中最好的一部,過了二十五年,選在 Loyal Albert Hall 演出,亦一早作出各種視像的效果,作了很多的準備去把這原本在劇院演出的劇,變成一個「音樂之夜」, 播放到銀幕上,所以,今次可以算不只是一個劇場的演出。

《歌聲魅影》,在十多年前首次來到香港,那時候還是中學生的我和不少人一樣為之著迷,把那經典的 Michael Crawford 加 Sarah Brightman 版本聽九萬幾次,直至厭倦為止,是的,這樣說多會開罪死忠粉絲,但我的經驗的確是這樣,尤其之後接觸多了音樂劇,漸漸對這齣劇的熱情冷卻,甚至看第二次來港演出以及 2004 年電影版的時候,出現覺得不甚了了的感覺。

所以當知道今年十月這音樂劇,像《Les Misérables》般來個幾多周年的演出,並沒有如何興奮,到現在戲院上映,長差不多三小時,也有點猶疑。其實這年來,戲院,越來越多除了電影以外的播放,例如有運動比賽和歌劇。《歌聲魅影》是我在戲院看的第一部非電影。不過,這個戲院播放的版本,實在很精彩,很開心入場看了。

開場前和中場休息的劇院環境,令身在戲院中的觀眾感到就像在身在其中,在劇院中那十分多的鏡頭拍攝的畫面,被用心地剪接,利用多個遠近的角度,造出那一個不是身在劇院中能看到的效果。亦因為這樣,看現場和看這播放版本是有兩種不同的好處,能看現場當然好,但這錄影版能看到另一些現場看不到的。例如眾角色的表情,在今次的演出可是太棒了,而鏡頭總是沒缺少地播出來。

這音樂劇,經過了二十五年,很多的不足都被不斷改善,來到這一個,很多地方被改良得越來越好,當然亦因這次是大型盛事,人多道具多,上半場一氣呵成。至於下半場,我認為一路都有的問題,就是最後數段的樂章和場境鬆散不連貫,已都經過改良和調整過節奏。最重要的還是能夠清楚地看到演員的精彩演出,不論是主角 Christine、Phantom,甚至配角 Carlotta 都很好看,還未計他們的歌聲。

能夠親身到劇院看音樂劇當然最好,但在大銀幕高畫質和音響設備良好的幫助下,又有另一種可欣賞的角度,而今次這 25 周年《歌聲魅影》,效果實在好,不是在家看高清質素的影碟能及,戲院,除了令電影變得更好看(或更難看),還有更多可能呢。

(今次在銅鑼灣某戲院看,銀幕大而觀眾席很斜,像劇院般,感覺很好)

diema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