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9

ARGO

誰會想到,一九七九年,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會在短時間之下失守,數十名外交人員和平民被扣留當人質?更有誰會想到,當中逃走了六名外交人員藏身加拿大大使館,在加拿大幫助下,又可以全身而退,逃離伊朗?但最不會想到的,背後原來有另一個故事,不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解密,不知何時才把這精彩的真相公開。

當年 Tony Mendez (Ben Affleck 飾),獻出一計,充當電影製作人員,走進伊朗尋找拍攝場地,然後連同六名「工作人員」離境。之前還找來化妝師和製片幫手,籌組公司,招募演員,開記招,透過傳媒宣傳,該片是像星戰般的故事,最後開不成,爛尾了,片名正是 ARGO。

事件本身已經夠不可思議,電影本是可以令虛構故事令人在兩小時當作真實,進入另一個世界,《ARGO》卻是平實地把一個真實故事拍出來。

ARGO 好看,製作人員花功夫在實在的地方,道具、背景、車、服飾、辦公室、人,這些觀眾未必留意的細節。也不去玩什麼風格鏡頭畫面,而簡單直接,沒廢話,沒多餘副線,就拍出壓迫力,看得人緊張,凝神。

只把需要的交代,點到就止,像開頭的一段,背景要說可以有排說,但電影就這麼數句,簡單交代,把精要的提出,令不明背景的人足夠進入之後的故事。電影大部分時間都這般乾淨俐落。

電影手法踏實,情節簡單,卻同時帶出一些主要故事以外的東西,如加拿大使館夫婦和當地女傭關係,兩幕就交代得了,還要頗感動,情義和宗教信念和民族,之間的選擇,在世間不知發生了多少次。

在伊朗的救人質行動固然好看,而在美國準備拍片的一段亦是另一好看,在嚴肅和生死悠關的時刻,像玩樂心態的籌組過程,看得特別開心,人生如戲,CIA FBI 等不是也常要扮演著不同身份?何解扮電影製作人員會覺得可笑?或者因為要假裝的,正是以假裝為本的行業。

我們當然不會知道當時真實的情況,但《ARGO》把這段事件拍得引人入勝,看後不禁回想,在我們日常千千萬萬件不留意的事件堆之中,原來有些竟然意義重大,當真相重見天日,會發覺世事多麼奇妙。

diema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