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6

關於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金像獎。我沒有看,但之後看回一些報導、片段,以及坊間的憶述,是一如以往地,不斷的無聊笑話,那班「電影人」還是那樣子「圍威喂」。把《桃姐》奉若神明,把其他的電影視作陪跑的來看待,極度自我滿足,也認為別人奉旨要替香港出了一部《桃姐》而鼓掌。

《桃姐》是好電影,但若不是取得「國際獎項」還會否這樣子的盛況?而最佳男主角,給劉德華,有說他演出和以往不一樣的水準,所以值得,那真是驚嚇的理由,像說一個每次測驗都取 5/10 至 6/10 的學生,突然今次取得 7/10,所以勝了那些平時取開 7/10 至 9/10 的現在只不過是 8/10 的同學。有人說這只是一場 show,只不過是特別難看的 show 而已,從來不用認真。這是悲哀的,不用認真,認真你就輸了,真的嗎?旁觀的不關心的可以這麼看待,自稱「電影人」的和口口聲聲說「想香港電影好」的人,若都這樣看,就真的玩完。

香港電影已經退步到臨近枯委的狀況,先是多年前把責任全部推給「觀眾不入場」,雖然我自己是喜歡入場看戲的人,亦不喜歡那些以各種借口來不入場的人,只是,更看不起這班「電影人」從不自省,年復年地說都因為啲人唔入場啦,更甚者認為如果入場就賺幾多。可憐地不斷告訴自己,我們香港電影仍很勁。

最近的陳光誠事件,維權又關電影事?都這麼多個維權人在中國被害了,這個有何特別?在於荷里活影星 Christian Bale 在中國山東企圖探訪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遭到便衣保安的阻擋。不是論這老外幹什麼,而是反觀香港的「電影人」在這些年來幹過什麼,在仍然有創作言論等基本自由的香港,理應有很多事可以發生,偏偏全都向強權下跪,人家不管你創作的題材,自己先為了打入內地市場而限制自己的作品。

內地沒自由尚且還會努力爭取反抗想盡辦法左轉右轉挺而走險,香港的自由卻全用了去搵錢。創作自由沒有限制(還未有)但出來的來來去去都是那些款式,文藝不了科幻不起,自吹自擂自己最耍家是什麼類形片,就拍到盡,直至大部分人的厭了為止。「電影人」、「愛電影」和「創作人」都是維權的,因為電影是藝術和創作,除非把她視為商品,那麼那些不是「電影人」,而是「商人」。

內地維權太遠嗎,那麼近到那把架在市民頸上的刀,二次創作版權條例,香港「電影人」對此仍無所為,沒反應,不關心,可能他們是不用擔心,因為「點會告我」,因為他們早已投降,創作早已自我審查,又不會開拍什麼敏感題材,不會有黃雀行動、盲俠陳光誠或女俠珍珠,只有關雲長和伙仁傑。他們很明白那條二次創作條例的精髓,就是「政府可依喜好來選擇作不作出檢控」,所以這些早已從創作人變了商人的人,這麼乖和聽話,怎用擔心,死的只不過是那些社運反建制激進的人。

台灣電影近年才真正開始有起色,內地電影水準更加是一日千里,只因自由的問題才不能展翅高飛,偏偏香港,連承認自己已經跌入谷底也不能,莫說自省出了什麼問題。到此田地,應該不要再自我滿足,珍惜自由,拍我們才能的拍的,說我們才能說的,拋開任何顧慮,回復真我。

diema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