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1

The Help (寫出友共鳴)

改編自 2009 年同名小說,主要講六十年代美國黑人家傭的辛酸故事。Eugenia (Emma Stone) 把 Aibileen (Viola Davis) 和 Minny (Octavia Spencer) 以及其餘黑人家傭的故事集結成書出版,其間各人待遇轉變過程有苦有樂,Eugenia 成長了,和理想再行近一步,Aibileen 和 Minny 等人也為爭取人權出了一分力。

種族歧視的問題,在這個故事中,由一班女性的生活道出,更加是由家庭主婦和家庭傭工之間的相處來帶出。男性在這故事似乎佔得很少,是的,有趣地「男主外女主內」,這故事的一眾男性都是賺錢給女人花的,好像別無他用,而女性的用途也只是用來生產下一代,以及成為一位受人仰慕的太太。

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吧,那是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人們富裕起來,正所謂「穩定繁榮」就是這個模樣的了,誰敢破壞「安穩」?誰要在眾人「只有一個夢」的情況下大聲吶喊「我追求的不是這種所謂的和諧」?這故事的主角 Eugenia 就是這個人。

她特立獨行,不像同齡的那些女性,追求的是個人的理想、自尊、自由,她有一位由她孩童時照顧她的家傭,她把她當作親人,她把其他的黑人家傭當作平常人,她知道黑人不應天生被人剝奪權利。眼見女性朋友的家傭 Aibileen 和 Minny 受不公平對待,要為她們發聲,這樣做不但不受朋友歡迎,而且必定走上一條與主流社會為敵的路。

因為這些不公平,歧視,到了最後,除卻心底裏那種對深膚色的討厭心理,其實是徹底的利益關係。世上總要有人做多數人不愛做的厭惡或低下的工作,而且更不願花很多的錢去給人做,「解決方法」就是長期找人去做這些工作,而卻又不用付出很多。

但這麼笨的工作又怎會有人幹,所以若果,我們的社會價值觀,甚至是全世界都這麼地營造,人是分等級的,有些人是天生因為膚色,出生地或貧窮,在如此經營的這種社會中,就可以理所當然地成為奴隸,而給予他們生存機會的人,反而是應受尊重的慈善家,多麼美妙。

所以要破壞維護既得利益的人,即是故事中的 Eugenia,是個不受歡迎的滋事分子。
這個忠奸分明得近乎粵語殘片的老套故事,竟然可以被拍得這麼長,又不覺長,這麼老套,又不覺老套,明明這麼悲慘,又不過分悲哀,反而還要一時輕鬆好笑,帶有希望的感覺,真是很神奇。

六十年代真的有這麼一個故事嗎?但相信當時真的有人爭取人權,我更相信就算是既得利益者,也有人會良心發現,為他人爭取。現在又如何?世界的歧視不會消失,世界從來沒有和平過,所謂的「好生活」,都是因為背後有大量的人被人剝削而造就。

香港的情況,竟然和故事這麼似,似的當然不是指實質上明目張膽地歧視,而是那些種族和階級的不平等意識,多麼多人認為只用四千元去買個奴隸,是對他們的「恩賜」,給他們吃他們住,還令她們有錢帶回老家供子女讀書和起屋。可怕地似的更是那種單一的夢,各方面都漸漸地有意無意地教化市民,成為滿足安穩的人,多幾個成為故事中 Hilly 般安樂地剝削別人的人沒問題,卻不要有一個 Eugenia。

diema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